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作为城市的“大氧吧”“大花园”,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首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转化路径的先行区。乡村民宿是北京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的重要业态,为首都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等美好生活服务的同时,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对于走好“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发展道路、振兴乡村具有积极意义。
2019年12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有效促进了乡村民宿规范有序发展;2022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印发《北京市促进“乡村民宿+”产业提升的若干措施》,引导民宿不断向高质高效升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过调研发现,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北京乡村民宿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对淡季和工作日消费需求的有效挖掘还不够充分。受北方及山区气候影响,乡村民宿淡旺季需求差距明显。在旺季及节假日,优质民宿价格居高不下、“一房难求”,淡季及工作日入住率偏低,变相拉高了民宿经营成本。二是无法充分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民宿风格还不够多元,消费场景还不够丰富,与所在村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等结合不够充分。三是尚未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品牌。消费者对优美的生态环境、轻松愉悦的家庭亲子活动、多元化体验式的文旅服务等有强烈需求,首都乡村民宿发展有待进一步提质增效。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民宿发展由“自发”向“统筹”转换
科学制定民宿发展规划。鼓励各区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依据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生态承载力等因素,打造规划清晰、布局合理、特色突出、适度规模的民宿发展格局,避免一哄而上、千篇一律。有针对性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特别是加大对民宿集中村的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支持力度。
鼓励“村集体+”发展模式。调研发现,乡村民宿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农户+企业”“农户+村集体+企业”“农户+村集体”、农户独立发展、企业对口帮扶等模式。其中,村集体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充分发掘和利用周边资源,集聚性更明显,业态更丰富,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效果更明显。建议统筹利用现有支农政策资金,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盘活闲置农宅发展民宿,引导民宿经营者与农户、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更好促进强村富民。
以奖代补支持民宿升级。完善民宿奖补政策,由奖励“新建”转向支持“提质”,支持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现有民宿升级改造,推动民宿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打造优质品牌,促进民宿经营由“零散”向“集聚”转换
聚力打造民宿集聚区。鼓励乡镇加强区域协同谋划,改变乡村民宿单打独斗的局面,推动民宿布局从零星分散向连线成片转变,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效率,形成特色民宿集群。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合作社等作为产业发展主体,形成整村连片发展民宿格局。如怀柔区渤海镇区域、延庆区八达岭区域、密云区古北口镇区域等,依托周边景区、民俗村、度假区等呈现区域性聚集分布,已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鼓励优质民宿品牌化发展,输出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打造更多优质的乡村民宿项目。目前,各区正在依托当地旅游资源,重点培育“长城人家”“冬奥人家”“门头沟小院”“桃苑人家”等区域民宿品牌集群,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服务优质的民宿品牌正在形成。
丰富产品体系,助力业态升级由“单一”向“多元”转换
营造“民宿+”乡村旅游新场景。充分利用生态涵养区丰富的山地、森林、特色农产品、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延伸完善民宿产业链条,支持乡村民宿拓展农耕体验、手工制作、亲子研学、户外运动、绿色康养等综合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形成更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消费场景,推动形成“民宿+”跨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推动民宿与景区、村庄联动发展。打好“乡村+景区+民宿”组合牌,推动民宿发展与星级景区、传统村落、旅游度假区合作、联动发展,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互惠的发展新模式。如门头沟区斋堂镇、怀柔区怀北镇均成立旅游联盟,统筹民宿、餐饮、景区,联合出台统一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
丰富民宿文化内涵。紧抓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契机,深入挖掘民宿所在地文化文物资源并将其融入民宿规划建设,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民宿承办地区民俗节庆活动,鼓励民宿创新利用乡情村史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发文创产品,让民宿更有“文化味”。如门头沟区开展“小院有戏”文化活动,将本土戏剧、非遗文化等文艺演出搬进民宿;延庆区柳沟村依托“豆腐宴”传统美食文化,打造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文旅产业集群;举办首届北京文创民宿节,现场提供非遗、手工等多种特色体验等,以文化赋能乡村民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