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抵御住16级超强台风“山竹”的洗礼、宇航员可以在太空放心跑步锻炼……这都与一家山东企业的自主研发分不开。
3月29日,作为第三届儒商大会主题活动之一,海归创新创业人才高峰论坛在济南拉开帷幕。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尹学军讲述了很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山东是人文圣地、创业热土”
(相关资料图)
提到国内振动控制领域的专家,很多业内人会第一时间会想到尹学军。
1985年,尹学军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被派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攻机械设计和高速列车轮轨振动方向。1998年,尹学军回国,作为创始合伙人与当时国际振动控制领域内实力最强的德国GERB集团合伙创立了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2007年又成立了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出国前国家教委进行出国培训,告诉我们——‘我们的任务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回国建设四化’,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我的心里。我们拿着国家的奖学金,所以,必须回国报恩,这是契约精神。”1998年,尹学军回国并选择了山东,他说:“我的家乡是山东,我热爱山东这片人文圣地、创业热土”。
先后参与港珠澳大桥、国家空间站等超级工程建设
不过,彼时,中国的振动控制技术在几个主要应用领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30年左右,“振动控制”还是一个新名词。事实上,大到桥梁建筑、轨道交通、核电站、航天器,小到电子芯片、手机微型陀螺仪等精密器件,减振无处不在,甚至是高端制造领域基础建设工程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
比如在装备制造业,大型装备振动控制技术是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大型轧辊磨床的磨削直径越来越长,磨削精度也达到了1微米级别。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振动控制技术,周围汽车、吊车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轧辊上留下“记录”,轧制出来的产品会像唱片一样,带着磨削时周围环境的振动波纹。振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我回国的时候,非常幸运地赶上了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代。我和团队,从理论到方法,从振动预测到产品,到专利保护、实验检测,再到工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标准等,我们都进行了系统创新,形成了完整的振动技术产业链、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经过20多年努力,尹学军带领团队攀越了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以振动控制技术创新参与了轨道交通、建筑桥梁、大国重器等诸多国家超级工程建设,使中国高端振动控制技术不再受制于人,甚至走到了世界前列。
2018年,尹学军带领团队参与港珠澳大桥抗风振工程,自主设计以悬挂式弹簧为核心的减震器,开业界先河,让港珠澳大桥成功抵御住了16级超强台风“山竹”的洗礼。如今,这92个单体重量达4.8吨的减震器,仍像压舱石一样,稳稳地保护着这项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在全球桥梁史上树立了新标杆,也让我国防风振技术世界闻名。
2019年,尹学军带领团队参与国家空间站工程建设,为国家空间站研发航天员锻炼跑台减振系统。宇航员在跑步锻炼时的冲击力会引发振动,而空间站内有许多精密仪器,振动容许值十分严苛。难度更大的是,空间站内的减振系统必须足够轻。冲击力、跑台位移、自身重量等各种边界条件之间互相矛盾,难以找到最佳参数,团队成员一度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经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历时近两年的反复试验与改进,这个难题终于被攻克。
此外,尹学军还带领团队参与了世界最大的螺旋压力机减振、岭澳二期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隔振、“蛟龙号”试验辅助船减振降噪工程、国家大剧院降噪设计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在解决一个个行业难题的过程当中,团队技术在不断进阶,尹学军也成为我国现代振动控制技术和产业的拓荒者、推动者,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并于2014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
“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有幸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了民族复兴大业。未来,也将继续以振动和噪声控制技术,服务国重大工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实现留学报国的初心,感恩祖国、感恩时代、感恩人民。”尹学军表示。
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编辑:王乐涛